博客野史S01E01
我的博客已经换了两次域名和名称,内容一篇没少,写的东西也没有质的飞跃,因此算不上涅磐;至于现在的名称“空山新语”大概是因为11年秋天刚从梅里雪山回来之后还一直沉浸在雨水淅沥的雪山底下古老宁静的氛围中而想起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加之想写点不一样的东西“标新立异”,忘了当时正在听孙燕姿的歌还是正好想起《世说新语》这本书,总之最后起了这个名字。
原本自己博客的slogen为“记录生活以及说服自己”,后来发现王小波写的一段说明更加透彻,他在《沉默的大多数》自序里写道:
“我以写小说为主业,但有时也写些杂文,来表明自己对世事的态度。作为一个寻常人,我的看法也许不值得别人重视,但对自己却很重要。这说明我有自己的好恶、爱憎,等等。假如没有这些,做人也没有什么味道。”
王小波写的杂文,换到今天可以算作博文,我以前比现在浮躁(也可能是无聊),无论什么事都一股脑发泄出来,后来觉得这样很没趣;就像那些读书人,刚开始读的时候野心很大,后来越读越感到自己的贫乏和渺小,竟至于谦虚起来。换个方式说,很多人像我一样,刚开始接触一件事的时候,觉得自己思维很开阔,想法很多,见到什么东西都要指点一二;随着经历和见识的越多,越明白比自己牛逼的大有人在,之前的猖狂不过是傻逼的自娱自乐罢了。我认识到这点以后生产效率越来越低,不过我不担心,想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就不能再那样搞了。
不够真诚的谦虚是另一种形式的高调,上面那段可能你以为是在摆谱;那么我继续真情告白。我喜欢王小波,买了他六本书,没一本读完,但是名篇反复看了几遍;恰逢合适的时候总会记得几句。就我目前的思维状态来说,用《黄金时代》一句非常合适: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可是我已经二十四岁了唉,我有好多奢望;但是已经知道生活就是一个受锤的过程。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保持一点乐趣。博客最下方footer第二句写着“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只有善良之人才能敲开天堂之门,大家都在路上。(更新于2014年07月28日夜)